-
老了胖点好!上海交大最新Cell子刊论文发现,脂肪产生的瘦素帮助对抗癌症 日期:2025-08-29 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T 细胞功能障碍是老年人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然而,肿瘤微环境(TME)中T 细胞衰老的触发机制尚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脂肪细胞来源的瘦素(Leptin)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这导致肿瘤浸...
-
Cell:新研究揭示肥大细胞竟能帮助保护大脑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 日期:2025-08-26 过敏反应中的瘙痒、红肿和肿胀是由肥大细胞引起的——这些免疫系统的警觉第一响应者会因感知到威胁而释放充满组胺的颗粒。如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给数百万过敏患者带来痛苦的细胞,...
-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日期:2025-08-25 细胞因子是一类小肽信号分子,它们在调控动物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是免疫系统中两类功能相反的细胞因子。其中,促炎因子可以启动炎症反应、促进病原体清除和组织修复;抗炎因子则...
-
中大团队以绝育雄蚊和“伊蚊天敌”对抗基孔肯雅热 日期:2025-08-18 近日,基孔肯雅病毒“热播”,白纹伊蚊成为致病“信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学系副教授、中大蚊子工厂技术总监张东京表示,其团队正“以蚊治蚊”:一边释放经辐照的绝育雄蚊,让野生雌蚊“绝育...
-
庄小威最新Science论文:揭示神经元膜骨架由钙信号驱动的持续性动态重塑 日期:2025-08-13 超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神经元中的膜骨架呈现一种周期性结构:肌动蛋白丝在神经突的圆周上形成间距均匀的环形结构,相邻环形通过血影蛋白四聚体相互连接。这一高度有序的网络结构被称为膜相关周期性骨架(membran...
-
《自然·免疫学》:华人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利用激素SCG2调节髓系细胞免疫抑制功能! 日期:2025-08-11 大家都知道,肿瘤里面有很多髓系来源的免疫抑制性细胞。 例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MDSC)等等。 了解这些细胞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开发出重编程上述髓系细胞的药物,就有...
-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谷氨酰胺代谢在光感受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证明了光感受器细胞对谷氨酰胺代谢的依赖性。 日期:2025-08-07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免疫疗法逐渐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热点,这种疗法能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然而免疫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其疗效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这...
-
上海交大/南昌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食管鳞癌耐药新机制 日期:2025-08-06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南昌医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opy number amplification of TTPAL promotes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
-
《细胞》:中美团队首次发现,分泌蛋白AOAH可以解除肿瘤对T/树突细胞的免疫抑制! 日期:2025-08-05 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姜鹏和香港大学关新元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一篇重磅研究论文[1],揭示了分泌蛋白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他们基于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免疫肿瘤数据,首次系统分析...
-
四川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解开植物关键防御激素水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长期谜团 日期:2025-07-29 该研究解开了植物关键防御激素水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长期谜团,解析了植物中从苯甲酰辅酶 A到水杨酸的三步生物合成途径,并发现该合成途径在种子植物中高度保守。 阿司匹林是世界上最常用的...
-
《细胞》子刊: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肺驻留葡萄球菌会通过分泌乳酸“假造”缺氧环境,促进肺腺癌的远端转移 日期:2025-07-28 长时间以来,肺一直被认为是无菌的器官(就和很多其他的器官一样)。不过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确定,肺部也存在驻留的共生微生物群,只是数量不像肠道那么多。 肺驻留微生物群与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密...
-
J Gen Physiol:蛋白cMyBP-C对维持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日期:2025-07-25 没有心脏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其他部位,人就无法生存。来自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关于这一重要功能的更多信息,以及它如何与某些心脏疾病和状况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
-
骨髓“小工厂”新突破!Stem Cell Res Ther:基因改造基质细胞巧建仿生微环境,无需额外养料也能养好造血干细胞 日期:2025-07-24 在血液疾病治疗领域,造血干祖细胞(HSPCs)基因疗法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比如CRISPR/Cas9-based HSPCs基因疗法获批用于镰状细胞病治疗。但目前HSPCs的体外培养仍面临难题:培养压力影响移植效果,外源性细胞因子补...
-
AD:大连医科大学团队发现,自主运动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式小鼠的睡眠障碍和神经病理学! 日期:2025-07-21 除认知障碍外,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还有可能表现出睡眠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睡眠结构受损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快速眼动睡眠(REM)和慢波睡眠减少、睡眠碎片化增加等。 AD患者的睡眠问题早于认知障碍数...
-
八名婴儿接受线粒体捐赠治疗后出生,减少线粒体 DNA 疾病的传播 日期:2025-07-18 英国首创的体外受精技术旨在降低线粒体疾病的风险,在英国纽卡斯尔实施,已成功帮助 8 名婴儿出生,已发表的研究显示,这 8 名婴儿均未显示出患有线粒体 DNA 疾病的迹象。已发表的研究显示,英国纽卡斯尔实施的旨...
-
Sci Rep:腺苷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为改善绝经后肥胖带来新希望 日期:2025-07-17 对于女性来说,更年期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生理转折点,伴随卵巢功能衰退和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代谢变化,其中肥胖问题尤为突出。多数女性在46至52岁进入更年期,绝经后不仅体重容易上升,脂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