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北大医院团队比较了检测胃肠道癌症的液体活检方法
日期:2023-11-27
子科生物报道:在癌症进展过程中,肿瘤发生和免疫信号通过血液中的循环分子传播,比如游离DNA(cfDNA)和游离RNA(cfRNA)。不过,到目前为止,人们尚未对胃肠道癌症中的循环分子进行过全面研究。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大揭示Rpd3S/HDAC结合和催化核小体底物的分子机制
日期:2023-11-23
子科生物报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进化上保守的酶,可以去除组蛋白上的乙酰化修饰,并在表观遗传基因沉默中发挥核心作用[1]。HDACs大家族根据与酵母中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域组织差异可...
-
新的研究揭示了氟伏沙明对某些病例COVID症状的影响
日期:2023-11-22
弗吉尼亚大学数据科学学院很高兴地宣布,数据科学副教授托马斯·斯图尔特(Thomas Stewart)发表了一篇新的研究文章,研究了COVID-19治疗氟伏沙明,该文章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主办的期刊JAMA Network上。
斯图尔...
-
一种潜在的早期食管癌抗原:DDX53
日期:2023-11-21
子科生物报道:
“在这项ESCA研究中,讨论了选择缺乏DDX53CTA的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的可能性。”
一篇新的研究论文于2023年11月10日发表在《肿瘤科学》(第10卷)上,题为“睾丸癌抗原DDX53作为潜在早期...
-
一种新的NIR-PIT生物标志物为靶向癌症治疗铺平了道路
日期:2023-11-16
子科生物报道: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合作者使用了一种基于微泡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近红外光免疫疗法(NIR-PIT)治疗的成功。利用超声波追踪微泡,他们能够确定癌症治疗尚未完全应用的区域。他们的发现提...
-
中国学者《柳叶刀》最新发现23个长新冠蛋白标志物
日期:2023-11-13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团队最新发现23个长新冠蛋白标志物,将有助于长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识别,为研究长新冠的机制提供分子层面的线索。近日,该研究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上发表。
...
-
激活促进细胞分裂的途径能增加产生胰岛素的细胞的数量和功效
日期:2023-11-10
子科生物报道: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刺激糖尿病临床前模型中产生胰岛素的健康胰腺β细胞的生长。这一发现为未来的治疗方法带来了希望,将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这种疾病影响...
-
如果我们昏倒了怎么办?Nature发现了新的大脑和心脏连接
日期:2023-11-03
子科生物报道:近40%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或晕厥。这些短暂的意识丧失,无论是由疼痛、恐惧、炎热、换气过度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都占医院急诊室就诊的很大一部分。然而,人们“昏倒”的确切根源机制在很...
-
-
-
-
-
-
-
中国科大揭示Rpd3S/HDAC结合和催化核小体底物的分子机制
日期:2023-10-19
子科生物报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是进化上保守的酶,可以去除组蛋白上的乙酰化修饰,并在表观遗传基因沉默中发挥核心作用[1]。HDACs大家族根据与酵母中序列同源性和结构域组织差异可...
-
药物所汪小涧课题组在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期:2023-10-18
子科生物报道:2023年7月2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汪小涧课题组与合作团队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国际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简报》发表题为“CMGN: a conditional molecular generation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