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课题组发现背侧纹状体多巴胺D1受体阳性神经元促进觉醒
日期:2022-01-19
子科生物报道: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神经节(BG)多巴胺能细胞进行性丢失,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如白天过度嗜睡等。背侧纹状体作为BG的主要信息入口,整合谷氨酸、多巴胺、腺苷等睡眠觉醒相关的神经递质及调质...
-
Nature子刊这一发现可能是缓解代谢性疾病的关键
日期:2022-01-18
子科生物报道:家族性2型部分脂肪营养不良症(FPLD2)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可导致糖尿病、四肢脂肪减少和肌肉过度发育,但这种缺陷蛋白(lamin a)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缺乏蛋白质Tmem1...
-
-
左正宏教授课题组揭示内分泌干扰物诱发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新机制
日期:2022-01-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10%-20%,但机制尚未明确。PCOS发生发展与环境污染物密切相关...
-
-
物理学院叶堉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少层锰锑碲的磁行为
日期:2022-01-06
子科生物报道:近来,本征二维磁性拓扑绝缘体锰铋碲(MnBi2Te4)材料因观测到陈绝缘体、轴子绝缘体等一系列新奇的量子现象而备受关注。相较MnBi2Te4材料,MnBi2Te4材料的制备窗口更大。此前研究发现,Mn(锰)和S...
-
Nature:具有治疗潜力的活性DNA分子如何发挥作用
日期:2022-01-05
子科生物报道:DNAzymes——一个由DNA和酶组成的词——是具有催化活性的DNA序列。它们包括一个由大约15个核酸组成的催化核心,其两侧是左右两侧的短结合臂,每个催化核心约有10个核酸。虽然核心的序列是固定的,...
-
微生物研究所创建最小化的人工固碳循环
日期:2021-12-30
子科生物报道:工业快速发展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促使各国政府加速开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力争早日实现“碳中和”。其中,设计和创建具有高效生物固碳能力的酶、生化途径、工程生物或微生物...
-
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诱导肺炎症损伤的新机制并提出抗炎新策略
日期:2021-12-29
子科生物报道: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合作研究发现,肥大细胞是新冠病毒(SARS-CoV-2)诱导肺部炎症损伤的重要效应细胞。SARS-CoV-2 Spike蛋白通过结合肥大细胞ACE2受体快速诱导肥大细胞脱颗...
-
朱顺义团队发现人类口腔放线菌为肽类抗生素的新来源
日期:2021-12-23
子科生物报道:2021年12月20号,国际分子医学领域重要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研究员团队在肽类抗生素领域的最新科学发现(Adaptively Evolved Human Oral Actinomy...
-
广州健康院揭示核糖体蛋白调控蛋白组稳态维持精子发生的作用
日期:2021-12-21
子科生物报道:
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戚华宇课题组研究揭示了核糖体蛋白通过调控蛋白翻译机器和蛋白质量控制维持小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作用,相关成果以Proteostasis regulated by ...
-
-
斑马鱼全脑转录图谱揭示神经元表型分子调控规则
日期:2021-12-16
子科生物报道:
2021年12月13日,《eLife》期刊在线发表为《The landscape of regulatory genes in brain-wide neuronal phenotypes of a vertebrat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
-
-
我国学者在植物低氧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日期:2021-12-14
图1 磷脂酸PA调控植物低氧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A)脂质组学揭示水淹低氧处理显著诱导拟南芥中PA的积累;(B)体外PA脂质体处理可激活低氧核心转录因子RAP2.12-GFP融合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