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mBio发文:发现新的HIV潜伏感染关键基因
日期:2021-09-28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朱焕章团队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艾滋病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虽然...
-
-
浙江大学、上海药物所合作发表Nature文章:揭秘糖蛋白激素作用机制
日期:2021-09-24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2021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蒋轶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张岩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es of full-length glycopro...
-
Nature杂志报道,COVID-19将加速细胞衰老
日期:2021-09-23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不断更新。作为全人类的“飞来横祸”,其影响范围和范围越来越大,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秩序。
不仅如此...
-
中国首个CAR-T疗法:患者的癌细胞在两个月内被清除
日期:2021-09-18
子科生物报道:
中国首个CAR-T治疗:患者的癌细胞在两个月内被清除。花费约120万人民币,约18.6万美元。在美国,类似的治疗费用在37.3万到47.5万美元之间。
近日,一针120万元的注射剂可以让癌细胞消...
-
Genome Med:EB病毒阳性胃癌肿瘤细胞与EB病毒共进化特征
日期:2021-09-17
胃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排名第三,患者五年生存率通常不到40%,其中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EBV)相关。相比于EBV阴性胃癌,EBV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EBVaGCs)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包括PIK3...
-
暨南大学学者改变癌症命运:将胶质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日期:2021-09-16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在过去几十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治疗方法和效果极其有限。由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现在担任中国暨南...
-
Nature Materials:新型凝胶助力胰腺类器官的轻松培养
日期:2021-09-15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麻省理工学院与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利用健康或癌变的胰腺细胞来培育胰腺类器官。这种新模型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和测试胰腺癌...
-
中国学者NSMB发文:激肽选择性识别和缓激肽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
日期:2021-09-14
2021年9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王明伟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kinin selectivity and activation of the human bradykinin...
-
粘乎乎的白细胞在受到威胁时会迅速变形,变得非常僵硬和粘稠
日期:2021-09-13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白细胞使用特殊的能力来识别并最终摧毁危险的入侵者,包括制造一个突出物来有效地接触、锁定、探测并攻击它的猎物。研究人...
-
港大生物学家鉴定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细菌蛋白
日期:2021-09-10
细菌curli通过交叉播种促进α-synuclein的聚集,导致线粒体应激和神经变性。
资料来源:香港大学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退行性疾...
-
-
华人基因编辑学者最新发文:“迷你”CRISPR基因组编辑系统
日期:2021-09-07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CRISPR可以是简单的剪切器,也可以是更高级的调节器、编辑器、标签器或成像器。这个令人兴奋的领域正在涌现出许多应用,”基因编辑领域专家、斯坦福大...
-
-
-
Nature: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单细胞全基因组分析
日期:2021-09-02
子科生物(https://show.guidechem.com/zikerbio/)报道:一个成年人的身体由超过200种类型的数万亿细胞组成。人类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成年人是生物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然而,由于对人类胚胎进行研究...